创新劳务管理模式 培养现代产业工人
所属分类:行业新闻阅读次数:1385阅读次数:1386
当前,中国建筑业面临着由传统发展模式向产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转变,而建筑工人则需由“农民工”向“现代产业工人”转变,建筑业劳务管理改革刻不容缓。2017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》,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术会创新、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。由此看来,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已然成为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。
随着一系列建筑劳务改革政策与措施的相继出台,笔者感受到,逐步取消或弱化劳务资质,打开劳务市场,让市场监督、以实力说话,可以把真正有实力、有能力的劳务队伍筛选出来。施工企业与劳务工人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,工地实行实名制管理,建立劳务工人大数据,登记身份信息、培训情况、职业技能、务工记录、信用信息等事项,不仅规范了劳务管理,锻炼了劳务队伍,也有效杜绝了恶意讨薪等不良现象的发生。劳务用工制度的试点改革,其中一个亮点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,省去了中间环节,减少了管理层级,节约了管理成本。劳务工人收入得到了提高,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,劳务公司管理更加规范,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得到了保障。
新形势下劳务管理普遍存在的现象
1.劳务公司抗风险能力弱。一般情况下,劳务企业入行门槛低、注册资本少、抗风险能力弱,经营管理一旦出现问题,将不利于维护施工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,还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展,甚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取消劳务资质是大势所趋,但改革的同时,必须要实施有效的监管,解决劳务公司的管理问题。
2.劳务公司“以包代管”现象普遍。当前建筑市场上,劳务工人具有社会地位低、工作强度大、流动性大等特点。一些劳务企业做不到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,缺乏对劳务工人的直接管理和培训教育,“以包代管”占有相当比重。
3.劳务公司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。目前,全国建筑市场监管诚信体系建设较为健全,但针对劳务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。笔者认为,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政府主管部门劳务管理要求,另一方面要借鉴各地的先进实际管理经验,形成健康良好的制度。
4.劳动力来源发生较大改变。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工基本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,这部分劳动力群体逐步退出市场。新一代的工人对工作环境、薪资待遇、职业前景等新的要求越来越高,他们具有文化水平相对高、维权意识强、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等特点。劳动力由亦农亦工逐步向全职非农转变,并逐步融入城市,劳务工人来源发生了较大改变。
创新劳务管理模式的建议
1.出台建立劳务基地的帮扶政策。建议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,大力帮扶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,依靠政府建立基地。打造集“培训考核、技能鉴定、技能评价、招工务工、信息科技”于一体的现代化劳务基地,推动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。
2.建立“物联网+智慧工地”模式。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劳务管理,探索“物联网+智慧工地”管理模式,全面推广劳务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,建立劳务大数据,实现大数据云端统一协调管理。
3.加强劳务企业诚信体系建设。建议加强劳务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,建立失信劳务企业及劳务人员“黑名单”,定期公开相关信息,加强对企业和人员的失信行为监管和惩戒。
4.完善劳务工人权益保障措施。建立全面严格的制度规范,完善劳务管理体系,确保劳务工人及建筑物的安全,保障工程质量。劳务企业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,明确总承包企业、劳务企业、建筑工人“三方”关系和责任,建立符合建筑业特点的劳务工人保障制度,切实保障劳务工人权益。
5.鼓励大型建筑总包企业建立自有劳务工人队伍。在建筑市场中,大多数劳务企业的资金实力、人力基础、资源整合能力无法与大型建筑总包企业比肩。因此,建议出台更为详细的行业支持细则,以鼓励大型建筑总包企业建立自有劳务工人队伍。